【健康医疗网/记者曾正豪报导】豆腐,一直是深受台湾民众喜爱的美食,但是,豆腐有哪些种类?如何制成?以及它的正确保存方式?
百变豆腐 原料大不同
辅仁大学食品科学系高彩华教授说明,豆腐属于加工品,传统豆腐的口感适中,可在冷冻后做成「冻豆腐」,发酵后做成「臭豆腐」;盒装豆腐的口感较软嫩,可添加鸡蛋做成「鸡蛋豆腐」。
此外,常见的「百页豆腐」并非以黄豆为原料,而是将大豆分离蛋白加上油、淀粉、调味剂,再以硫酸钙当作凝固剂成型制成之产品。而「芙蓉豆腐」虽然名称中有豆腐二字,但成分中并没有黄豆,而是纯粹用鸡蛋加上调味料制成。
豆腐属低GI食物 2类油脂多须慎食
高彩华教授指出,以黄豆为原料的豆腐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,碳水化合物含量低、热量也低,也属于低GI(Glycemic Index,升糖指数)食物,内含的「大豆异黄酮」更是优质的植物性雌激素。但是,百页豆腐与芙蓉豆腐中含有较多油脂与盐类,特定疾病饮食患者食用前须经医师评估,避免过量。
豆腐小心选购 这样保存不出错
高彩华教授提醒,选购商业包装豆腐时,先注意是否逾有效日期,并注意卖场冷藏温度是否足够,回家后马上置入冰箱中保存并于效期内食用完毕;而于传统市场选购豆腐时,应先注意表面是否有黏液?闻起来是否有酸味?若有此现象,可能已腐败,不宜购买。
从传统市场买回的豆腐应立刻放入冰箱,并在一两天内食用完毕;也可考虑在放入冰箱前,取出豆腐稍以煮过的冷开水沖洗表面,放进加盖保鲜盒,再注入煮过的冷开水,可稍微延缓微生物的孳长,但仍须尽快食用完毕。
此外,家中冰箱的温度应该要确保在7℃以下,冰箱内部也应该要定时清理;同时将生鱼、生肉与豆腐分层、分区摆放,才能避免交叉污染的疑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