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健康医疗网/记者曾正豪报导】「妳怎么那么笨,连这个都做不好!」、「不会吧!妳确定要这样吗?有够愚蠢的。」那天,小瑜来到谘商室,述说着内心总是浮现的声音,使她经常感到很沮丧,认为自己一无是处,慢慢地也让她看不到未来的希望,在非常低落时,还会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。
内心声音自我批判 易重挫自我价值
胡绮祐谘商心理师表示,小瑜所说的「内心的声音」,普遍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,是自我概念的一部分,然而,每个人对自己说的话都不太一样,有些是自我勉励,有些则是「自我批判」。
因想进一步瞭解那些话语的源头,于是请小瑜回想,那些内心的声音像是谁说过的?或在什么时候曾经听过呢?她很快地连结到自己的父母亲,她表示,父母对家中孩子的期待很高,无论在课业上或生活上,都有着高标准的要求,但他们鲜少给予赞美,反而常是一些批评和指责,到最后,小瑜连想要为自己努力的力气都没有了。
内化重要他人言语 对自我恐更加严苛
从小瑜的故事里,我们可以看见重要他人的言语,对自己带来的影响,当内化了这些声音,似乎就很难摆脱无止尽的责难,有时,我们也会放大了重要他人对自己的期待,就会对自己特别严苛,当达不到心中的标准,便会更厌恶自己。
面对自我批判 3招逆转
那面对自我批判的声音,可以怎么办呢?首先,胡绮祐谘商心理建议,需要先觉察,这些声音从哪来?并试着告诉自己,这些声音是他们的,不是自己的,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对自己说话。
接着,找出声音背后的意图,例如:指责是期待之后不要再犯错、质疑是希望凡事能够再多一点准备、批评是为了让自己可以更进步等,练习去谢谢这些声音的「提醒」。
最后,尝试跟自己说:「那些自我批判,只是希望我能变得更好,但用这样的方式,是达不到效果的,如果可以真的鼓励到我,我希望听到的是……。」最重要的就是,换个方式跟自己说说话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