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天到了,有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手脚开始变得冰冷,特别是长辈们,因为血管老化失去弹性,新陈代谢变慢;加上不少人罹患三高,有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等问题,会加速血管老化,一旦气温骤降,畏寒、手脚冰冷、疲倦等状况就找上门。想要调理冬天手脚冰冷现象,可从饮食、运动、保暖等五方面着手改善。
1、足够热量
吃完东西都会感觉热呼呼的,这是因食物的产热效应,所以过度节食、热量摄取过低,会使血液循环变差,让身体感到寒冷。建议民众应正常进食,将体位(过轻、正常、过重或肥胖)依个人活动度(轻度、中度、重度),乘上对应的数值(20-35),就是我们一日所需热量。例如:60公斤的人,BMI为20在正常范围、轻度活动,每日的热量需求则是60×25为1500大卡。
2、足够蛋白质
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,会产生较多热量,容易让人感觉暖和,比较不会造成血糖波动,建议每餐至少摄取2至3份蛋白质,每份蛋白质为190㏄豆浆、三指宽的肉、一颗鸡蛋、板豆腐3方格,像胃口较小的长者,经常有蛋白质摄取不足的问题,不妨在点心时间喝杯豆浆、牛奶,或吃豆腐、鸡蛋都有帮助。
3、辛香料
少量辛香料,除了刺激食欲外,也可以扩张血管,让我们感觉血液循环变好,譬如姜、姜黄、蒜、辣椒、胡椒都可以在料理或热汤时适量添加。但要注意,辛香料是让人感觉器官受到刺激,而增加散热,假使在整体热量不足的状况下,指望多吃辛香料保暖,是不正确的。
4、运动
冬天气温低,本来就会带走人体的热量,可是很多人一到冬天反而关在家不想动,缺乏运动的状况下,血液循环不好,自然比较难维持较高的体温。因此,建议民众每天至少做半小时的运动,强度因人而异,但有年纪的长辈可以做到有点微微出汗、感觉身体暖和即可。
5、注意保暖
人体最容易受寒之处,就是头部、脖子、肩膀、背部、膝盖、肚脐及脚底,因此冬季御寒,这几个部位要注意保暖,穿到让身体感到暖呼呼,有点快出汗就对了;平时也可以多泡脚,增加血液循环,提高御寒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