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0多岁的吴奶奶最近常常感到全身无力。她走路和爬楼梯有困难,而且她的动作变得缓慢。医生发现她患有肌肉减少症。建议从饮食和日常锻炼入手改善。
上个月,吴奶奶来到卫福部新营医院门诊寻求帮助。经医生侯昂庭诊治,查出有帕金森病和骨质疏松病史。她还被发现体重较轻,行走速度缓慢,并且有双肢。肌肉量偏低,经检查排除内分泌相关因素,诊断为少肌症。
侯昂廷表示,肌肉减少症和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,临床上两者也存在相关性,其症状很可能导致老年人身体虚弱。
他表示,根据2019年亚洲肌肉减少症共识(AWGS)的定义,肌肉减少症是一种“因衰老导致骨骼肌流失,并伴有肌力下降、身体机能下降”的疾病。临床上,低肌力和低肌肉量可诊断为少肌症;如果结合身体机能低下和活动减少,可诊断为严重的肌肉减少症。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,骨质疏松症是“骨密度小于青壮年人口平均值小于2.5个标准差”。临床上,本病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,但容易因轻微外伤而发生骨折、住院及相关并发症。
侯昂廷表示,在目前的骨质疏松症治疗中,早期发现和抗阻训练可以刺激骨密度增加,比如哑铃、弹力带等,每周至少进行3次。
在营养方面,适量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控制体重和提高骨骼肌质量,如大豆、毛豆、鱼等;此外,每天补充1000IU的维生素D,如黑木耳、香菇、秋刀鱼、牛奶等,在阳光下晒15分钟可以帮助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,以改善低肌肉量。